张国荣歌影迷网 首页 导航
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:香港流行音乐研究 (1949-1997) 【注释】(2)


第三章:《不了情》與《綠島小夜曲》時代(1963 - 1973)

[1] 陳啟祥:《香港本土文化的建立和電視的角色》,見冼玉儀編:《香港文化與社會》(香港: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,1955 年),頁 80。
[2] 陸鴻基:《香港歷史與香港文化》。出處同註(1),頁 68。
[3] 六十年代中期,台灣歌星林沖唱過一首《我愛香港》,歌詞就有「香港是我的天堂」句。顧媚亦曾有《天堂樣的香港》曲,顯見稱香港為「天堂」,社會上已頗為流行。
[4] 元建邦:《香港史略》(香港:中流出版社,1995 年),頁 223。
[5] 陳守仁、容世誠:《五、六十年代香港的粵語流行曲》(香港:廣角鏡月刊,1990 年 2月號),頁 74。
[6] 陶秦導演,李湄、張仲文、陳厚主演,姚敏負責音樂,插曲由鄧白英和逸敏主唱。原聲帶由「百代」別牌「天使」出版。
[7] 王天林導演,秦亦孚編劇,合演者為張揚,是歌劇《卡門》("Carmen")的香港現代版。禮聘日本音樂家服部良一來港編樂並指揮。
[8] 亦由服部良一負責音樂,但效果和票房都不如《野玫瑰之戀》。
[9] 有「香港甜心」稱號的江玲,擅唱中詞西曲及中西合璧歌曲,是 1956 - 59 年「飛利浦」歌星。六十年代加盟「鑽石」唱片公司,一曲《愛你在心口難開》(改自 "Lov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")成經中詞西曲經典。她是最早在美國演出 Ed Sullivan Show 的香港歌星。參看黃奇智:《時代曲的流金歲月》,頁188 - 189。
[10] 當年影評人,後來成為武俠電影一代宗師的張徹,在一九六O年十月十八日的《新生晚報》評該片,有這樣的一段話:「我以為若論唱歌,在時下國片女演員中是不作第二人想的,因為她唱爵士,有其「古典」根基;比某一位大收學徒,大開音樂會,大灌唱片的自稱「花腔女高音」的女「聲樂家」還高明﹗」張徹是《阿里山姑娘》一曲的旋律作者,音樂造詣,非比尋常。由此可見葛蘭的歌藝,行內外一致好評。
[11] 桑弧、黃沙聯合導演,徐進、桑弧編劇,其他演員有呂瑞英、張桂鳳等。曾獲中國文化部優秀電影一等獎,及第八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音樂片獎。
[12] 上海電影製片廠 1955 年攝製,桑弧根據同名傳統黃梅戲劇目改編,嚴鳳英、王少舫主演。
[13] 崔嵬、陳懷皚導演,改編民間流傳的「楊家將」「十二寡婦征西」傳說,由一群年輕京劇演員王晶華,楊秋玲等主演。此片曾獲第一屆電影百花獎「最佳戲曲片獎」。
[14] 林黛、趙雷主演,1958 年製作。
[15] 1959 年製作,演員也是林黛和趙雷。
[16] 張徹:《張徹回憶錄影評集》(香港:電影資料館,2002 年),頁 137。
[17] 青陽腔高昂,因此稱為「高腔」。黃梅戲部份曲調曾受青陽腔影響,但又有別於青陽的高腔,故稱「二高腔」。
[18] 陸洪非:《黃梅戲源流》(合肥:安徽文藝出版社,1985 年),頁 1 – 11。
[19] 見註(16),頁 111 – 112。
[20] 凌波原名君海棠,拍廈語片時叫小娟,有閩南劇戲身段訓練,演古裝片得心應手。
[21] 連有「黃梅調歌后」稱謂的靜婷也說:「我唱的只是靜婷式的黃梅調,用歌曲的唱法,加一點戲曲味,給真正唱黃梅調的聽見要笑死了。…..最可怕的就是那時的邵氏,什麼導演什麼作曲家都來黃梅調。《郊道》明明是京劇曲牌《高撥子》,也硬塞到黃梅調裏去。」見《靜婷談所謂「黃梅調」歌曲》,載黃奇智編著:《時代曲的流金歲月》,頁198。
[22] 一窩蜂的程度,由幾部古裝歌唱片《寶蓮燈》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等鬧出《雙胞》可見。
[23] 長春製片廠 1960 年作品,用廣西壯族傳說改編。蘇里導演,喬羽改編並詞,雷振邦作曲,黃婉秋主演。
[24] 何佐芝自述,戴李安求,葉世雄合編:《歲月如流話香江》(香港:天地圖書,1989年),頁 163。
[25] 同上註。
[26]「哥仔靚,靚得妙﹗哥仔靚咯,引動我思潮」一類歌詞,無論怎樣支持民俗文化,也不能把之說成「品味高尚」。
[27] 見《有線電視啟先河》,載《香港廣播六十年》(香港:香港電台,1988 年),頁98。
[28] Perry Como 及 Dean Martin 俱為五十年代美國紅歌星,前者歌聲接近冰哥羅士比(Bing Crosby),後者甸.馬田本與諧星謝利.路易士(Jerry Lewis)搭擋,成為銀幕上難兄難弟式諧星,後來拆夥,甸為意裔,嗓音低沉雄渾,唱歌時似帶醉意,懶洋洋兼吊兒郎當,別具一格。名曲為 "That's Amore" (這是愛)曾被取作中詞西曲。
[29] 當年電視節目,有「統籌」編排。《麗的夜總會》由菲樂隊領班奧利(Ollie Defino)負責。聯絡菲籍歌手,因工作關係,往往較容易。但奧利乃國語時代曲紅星張露之夫,仍然未能突破歧視,節目純為美國流行曲。
[30] 此處的「不普及」,意思是「普遍不高」。
[31] 見黃志華:《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 1950 - 1974》(香港:三聯書店,2000 年),頁61,引述著者 1991 為《Top 純音樂》寫的顧嘉煇訪問紀錄。
[32] 顧嘉煇和鄧亨先後任香港中區的「夏蕙」夜總會(Savoy Night Club)樂隊領班。吳廼龍(英名 Morris Wu)則在九龍尖沙咀區的「金鳳」(Golden Phoenix)任領班。但成員都有菲籍樂師,而非全華班。
[33] 黃奇智:《時代曲的流光歲月》(香港:三聯書店,2000 年),頁 132。
[34] 據作者的口琴老師梁日昭先生生前憶述。
[35]《不了情》原以「莫然」筆名發表。大概因為王福齡是「邵氏」音樂主任,而旋律是公開徵求的。因為找不到佳作,才由王氏執筆;為了避嫌,乃採用筆名。
[36] 黃奇智:《時代曲的流光歲月》(香港:三聯書店,2000 年),頁 164。
[37] 黃霑:《流行曲與香港文化》,載冼玉儀編:《香港文化與社會》(香港: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,1995 年),頁 162。
[38] 石琪:《粵語青春風潮》,載焦雄屏編:《香港電影傳奇》(台北:萬象圖書,1995年),頁 63。
[39] 雁語:《為六十年代伸冤》,載《新晚報》「樂福」版《細述淵源》專欄,1991 年 12月 27 日,引自黃志華:《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》(香港:三聯書店,2000 年),頁68。
[40] 仝註(39),頁 70。
[41] 好像陳寶珠唱、龐秋華撰曲的《女殺手》,陳的歌聲,龐的旋律,與吟詠無殊,根本不能算是有「起、承、轉、結」的歌曲,但因為電影賣座,原聲帶唱片也雄踞銷路榜首。
[42] 重唱《一水隔天涯》的有崔妙芝、麗莎、奚秀蘭、鄧麗君。許冠傑則主唱過由黃霑改編的諧曲版。用作「嘉禾」電影《綽頭狀元》(羅維執導)的插曲。
[43] 見黃志華:《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》(香港:三聯書店,2000 年),頁 64
[44] 小思(盧瑋鑾):《香港故事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2 年),頁 23。
[45] 作者訪問 D'Topnotes 樂隊 Christine Samson。她是菲籍領班洛平(Lobing Samson)次女。樂隊成員多為家人,鼓手 Michael 是她么弟。
[46]「鑽石」後來成為「寶麗金」唱片(Polygram Records)。
[47] 鄭東漢(Norman Cheng)任「寶麗金」唱片高層多年,美國專門報導流行音樂的權威雜誌《告示板》(Billboard)曾譽其為遠東第一人。現任「百代」(EMI)亞洲區總經理。
[48] 馮添技(Ricky Fung)原任「寶麗金」監製,後轉任「百代」(EMI)唱片總經理。現任「國際唱片協會」(IFPI)總幹事。他本身亦為流行音樂作曲家,作品多用「歷風」筆名發表。
[49] 戴樂民(Romeo Diaz)集演奏,編樂,作曲與監製於一身。曾任「百代」(EMI)音樂總監,其後參加電影配樂工作,除自已創作,亦常與黃霑聯手。較著名的如《倩女幽魂》(1987)、《笑傲江湖》(1990)、《黃飛 鴻》(1991)等。又創 立「妙極」(Musicad)錄音室,專責製作香港廣告音樂。他的作品精緻細膩,一絲不苟,因此獲獎無數,屢次獲「香港電影金像獎」「香港廣告創作金帆獎」及美國廣告界最高榮譽「基奧」獎(Clio Award)。
[50] 郭利民(Ray Cordeiro)此地樂壇人士尊稱他 Uncle Ray,本身是鼓手,對音樂極具認識,1949 加入「麗的呼聲」十一年,轉往「香港電台」。1964 赴英國 BBC 實習,回港後一直致力推廣此地樂隊。70 年始創深夜音樂節目"All The Way With Ray",至今不停,創電台長壽節目紀錄。
[51] 魯金:《粵曲歌壇話滄桑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4 年),頁 29。
[52] 劉淑雯,歌星夏丹、劉韻之妹、另有藝名「華娃」。曾以一曲「三年」參加「香港電台」的《初試新聲》奪魁,得評判姚敏賞識,加入歌唱界,曾為「美亞」及「娛樂」唱片歌星,多次主唱電視劇主題曲,後來組成「華娃兒童合唱團」,香港有採用童聲歌唱廣告,多為此團作品。
[53] 顧嘉煇在 1988 年接受倪秉郎訪問,說:「那個時期我經常反問,為什麼替粵語電視劇寫主題曲不用粵語而用國語呢?」。見黃志華:《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》(香港:三聯書店,2000 年),頁 82 引文。
[54] 黃志華:《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》(香港:三聯書店,2000 年),頁 243。
[55] 此曲為本文作者當年創作,惜原稿已失,而訪問監製張清及原唱者奚秀蘭等當事人,亦無人能復憶曲名。
[56] 顧嘉煇九七年七月十八日傳真,答覆作者提問:「為什麼廣東話對白的電視劇,要用國語唱主題曲?」說:「當年確是國語時代曲獨領風騷,電影也是國語片跟西片的天下,粵語片及粵曲難登大雅之堂,《女殺手》之類的電影主題曲,只被視作低級趣味。當時電視乃新興之科技媒介,為免被視作低級趣味,故須用國語唱出吧﹗」
[57]「撈鬆」其實是國語「老兄」的粵語音譯。本來沒有貶意。只是對不懂廣府話,生活習慣和粵人不盡相同的外省人代稱。但發展到後來,就不免帶有一些省籍歧視在內。
[58] 香港人地理知識貧乏,在廣東之北的同胞,一概稱做「上海人」,「佬」是男人俗稱,「婆」是「年長女人」的意思。
[59] 陸鴻基:《香港歷史與香港文化》,見冼玉儀編:《香港文化與社會》(香港: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,1995 年),頁 73。
[60] 歐陽菲菲後來走紅日本,是台灣歌星中能以一曲《雨之御堂筋》登上該國巨星之列的兩人之一。另一位是翁倩玉。
[61] 羅偉開:《日本歌曲選》(上海:上海文藝出版社,1979 年),頁 112。
[62] 黃奇智:《時代曲的流光歲月》(香港:三聯書局,2000 年),頁 233 – 235。
[63]《歌迷小姐》(1970 攝製)是「百代」與電影公司合資作品。其中原創歌曲出自冼華手筆。冼氏原為鼓手,後加入作曲行列,曾為「邵氏」寫黃梅調電影。筆下以夏丹填詞的《一見你就笑》最著名。
[64]《大盜歌王》(1969 攝製)「邵氏」出品,張徹導演並寫詞,王福齡作曲。《青春萬歲》亦是同年「邵氏」出品。
[65]《優力息斯》即"Ulysses",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恩 1922 著長篇小說,為「意識流」現代文學始祖,有蕭乾、文潔若中譯。
[66] 亦舒:《我之試寫室》(香港:小草出版社,1977 年),頁 60 – 61。
[67] 秋子:《三節棍》「信報」1991 年一月十八日,見黃志華:《早期香港(1950 - 1974)粵語流行曲》引文,頁 228。
[68] 據作者訪問「無線」元老胡美屏憶述,鄭錦昌與麗莎在「無線」電視,多數是出現《歡樂今宵》節目。這個每周五晚的綜合性節目負責人之一蔡和平,來自新加坡,有同鄉之誼,應該是兩位歌星能不時現身的原因。
[69] 見 Benjamin K. P. Leung "Social Inequality and Insurgency in Hong Kong", 載 Leung, Benjamin K. P. & Wong, Teresa Y. C. (ed.) "25 Year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" (Hong Kong: Centre of Asian Studies, HKU, 1994), p.p. 191。 根據梁啟平的說法,社會不公,在香港動亂中的角色,是潛伏,次要與偶發性的。


第四章:《我係我》時代(1974-1983)

[1] 黃志華、張月愛、梁寶耳、朱耀偉各位對香港流行音樂研究下過功夫的論者,大致上都採納這說法。
[2] 吳俊雄、張志偉編:《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 - 2000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1年),頁 92。
[3] 劉兆佳:《「香港人」或「中國人」,香港華人的身份認同 1985 - 1995》,載劉青峰.關小春編:《轉化中的香港:身份與秩序的再尋求》,(香港:中文大學出版社,1998年),頁 5。
[4] 同註(3),頁 6。
[5] 梁啟平(Benjamin K. P. Leung)認為「社會的不平等,在香港動亂而言,只是潛伏,次要及偶發性因素。」見載 Benjamin K. P. Leung, "Social Inequality and Insurgency in Hong Kong" , Benjamin K. P. Leung and Teresa Y. C. Wong. Ed:《25 year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》 (HK: Centre of Asian Studies, 1994) , P.P. 191 – 192。
[6] 吳俊雄:《尋找香港本土意識》,載吳俊雄、張志偉編:《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 -2000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1 年),頁 90 – 92。
[7] 見倪秉郎為《金曲十年特刊》訪問顧嘉煇。載黃志華:《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》(香港:三聯書店,2000 年),頁 820。
[8]「邵氏」出品,楚原導演,1973 年攝,是粵語電影在 1969 年全部製作停止後,再用粵語對白的首部港產片。
[9] Beatles 的 "Yesterday", "Hey, Jude", Billy Joel 的 "Shameless", Whitney Houston 的 "Saving all my love for you",Bruce Springsteen 的 "Streets of Philadelphia",Stevie Wonder 的  "You are the sunshine of my life" 等數不清的名曲,都是用 AABA 曲式,顯見此體不論年代,都受歡迎。
[10] Simon Frith 與 Andrew Goodwin 合編: "On Record"(New York: Pantheon Books, 1990), p.p. 301 – 314。
[11] Brian Longhurst: "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" (Cambridge, UK: Polity Press, 1995)p.p.3 –14。
[12] 仝註(11)頁 21。作者譯文。
[13] Theodor W. Adorno (with the assistance of George Simpson)"On Popular Music". 原文註 1. 見 Simon Frith 及 Andrew Goodwin 合編:"On Record" (New York : Pantheon Books, 1990), 頁 314。
[14] 費理夫(Simon Frith 著、彭倩文譯:《搖滾樂社會學》(台北:萬象圖書,1993年),頁 318。
[15] 王灼及張炎引文,見夏承燾、吳熊和著:《讀詞常識》(北京:中華書局,1962 年),頁 3。
[16] 夏承燾、吳熊和:《讀詞常識》(北京:中華書局,1962 年),頁 26 – 27。
[17] 同上註,頁 28。
[18] 王仲聞校註:《李清照集校註》(北京:人民文學出版社,1981 年),頁 194 - 195
[19] 水晶:《流行歌曲滄桑記》(台北:大地出版社,1985 年),頁 103。
[20] 趙元任:《新詩歌集》(台北:商務印書館,1950 年),頁 13。
[21] 同註(20)。
[22] 黃錫凌:《粵音韻彙.廣州標準音之研究》(香港:中華書局,1987 年),頁 68。
[23] 黃霑:《粵語流行曲的歌詞創作》(香港:嶺南學院文學與翻譯研究中心,1997 年),「論文叢刊」第二號,頁 13 – 14。
[24] 呂大樂:《香港社會史重要一章:七十年代》,《信報》2000 年七月十九日。
[25] 仝註(24)。
[26] 香港少女在 1970 年代喜穿褲身窄,褲腳闊,褲管有如喇叭的長褲,故有此名。英文本來稱作 Bell-bottom。
[27] 鞋底墊水松,厚至三四寸的時款女鞋,因為形似粵省糕點的「鬆糕」而得名。
[28] 像美國海軍服的時尚服裝,斜肩短袖而有小披肩在背後,亦為多家著名女校校服式樣。
[29] 李小龍是香港首位蜚聲國際的影星,本來是不良青年「飛仔」典型,但幾部武俠片大受香港及外國歡迎之後,成為英雄。而他忽然暴斃,更為他的故事塗抹了一層傳奇浪漫色彩。因此成為 70 年代香港青年,爭相模傚的對象。
[30] DJ 是 Disc Jockey 的簡寫,原為美國名詞,在電台工作,介紹唱片的,就稱為 Disc Jockey,港譯「唱片騎師」。
[31]《香港廣播六十年》(香港:香港電台,1988 年),頁 23。
[32] 李安求、葉世雄編:《歲月如流話香江》(香港:天地圖書,1989 年),頁 178。
[33] 費時基(J. Fiske):"Television Culture"(倫敦:Routledge, 1987),載馬傑偉:《電視戰國時代》(香港:次文化堂,1992 年),頁 1。
[34] 同註(33),頁 11。
[35] 同註(33),頁 6 引文。
[36] 梁欵(吳俊雄):《小箱子的故事:看看電視長篇劇》,載吳俊雄、張志偉編:《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 - 2000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1 年),頁 121。
[37] 馬傑偉:《電視戰國時代》(香港:次文化堂,1992 年),頁 10。
[38]《歡樂今宵》主題音樂,原為歐美歌 "Enjoy Yourself Tonight",由當時的推廣及宣傳經理林燕妮填上粵語歌詞。
[39] 黃志華:《粵語流行曲四十年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0 年),頁 10。
[40] Tyler Cowen: " In Praise of Commercial Culture" (Cambridge, Massachusetts: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, 2000) p.p.166 – 168.
[41] 同註(39),頁 137 –138。
[42] 載《廣角鏡月刊》1990 年 2 月號,頁 77。
[43] 吳俊雄:《尋找香港本土意識》,載吳俊雄、張志偉編:《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 –2000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1 年),頁 92。
[44]《雙星報喜》是 1971 年推出的節目,模倣美國的惹笑節目"Laugh-In",許氏兄弟笑料節奏快捷,點到即止,為本地喜鬧式節目僅見,很令觀眾耳目一新。
[45] 舒加雅(Roy Shuker):"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"(London : Routledge, 1994),p.p.207。
[46] 仝上註,頁 205。
[47] 韋因斯坦(D. Weinstein):"Heavy Metal : A Cultural Sociology" (New York : Lexington,1991),頁 213。
[48] 仝註(47),本文作者譯。
[49] 仝註(48),韋因斯坦本來所論及的是「重金屬」(Heavy Metal)音樂,但移作其他流行音樂品種,亦同樣適用。
[50] 仝註(48),原文為 band(樂隊),但此處本文作者引申為表演者論。
[51] 1976 年兩場,77 年先後兩次,共 4 場。
[52] 黃志華:《粵語流行曲四十年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0 年),頁 104。
[53] 同註(52)。
[54]「紅館」,「香港體育館」(Hong Kong Coliseum)的俗稱,因地在紅磡,所以得名。
[55] 原刊《理工學生報》第 9 卷 3 期,1980 年 9 月,香港:理工學院學生會。載吳俊雄、張志偉編:《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 – 2000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1 年),頁214 – 219。
[56] 宋瑾:《關於新音樂美學基礎若干問題的思考》,載劉靖之、李明編:《中國新音樂史論集》(香港: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,2000 年),頁 78。
[577) 同註(45),頁 217。
[58] 所謂「雙軌雙音」(double tracking)是歌者在另一聲道(track)裡用同音(unison)把旋律重唱,以能與前聲道收錄的全無差異為好。這樣經過混音(mixing)之後重播,就有種加重了獨唱,但卻若有若無的多了二重唱感覺。這是 70 年代剛剛在歐美興起的新方法。
[59] 朱耀偉:《香港流行歌詞研究.7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中期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8年),頁 61。
[60] 同上註。
[61] 元.周德清:《中原音韻》,載《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》(北京:中國戲劇出版社,1980 年),頁 232。
[62] 詞出《獨上西樓》。
[63] 詞出「1982 年十大金曲」《印象》。
[64] 同註(55),頁 216。
[65] David Croteau & William Hoynes, "Media Society : Industries, Images, and Audiences",(Thousand Oaks, California : Pine Forge Press, 2000),p.p. 151.
[66] 同上註。
[67] Frank Brady, "Citizen Welles : A Biography of Orson Welles", ( London: Hodder and Stoughton, 1990), p.p. 356.
[68]《鬼馬雙星》1974 年銷量達 15 萬張;1975《天才與白痴》;20 萬張;76 年《半斤八兩》東南亞銷量 35 萬張。後來歌曲被改為日語,並打入日本流行榜。78 年《賣身契》銷 55 萬張,盡破東南亞紀錄。
[69] 許氏兄弟領銜主演的《鬼馬雙星》1974 票房 600 萬港元破全港影史紀錄。1976 年的《半斤八兩》,票房 850 萬。
[70] 黃霑:《浪蕩人生路:人物篇》(香港:壹出版,1994 年),頁 29。
[71] 古學斌:《香港人口與香港人》,載謝均才編:《我們的地方.我們的時間 — 香港社會新編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2 年),頁 46。
[72] 同註 71,頁 61。
[73] Milton Okun: "The Sixties: Song and Sound" (New York: Times Books, 1970), p.p 8 – 9.
[74] 史文鴻:《香港的大眾文化與消費生活》,載王賡武編:《香港史新編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7 年),頁 612。
[75]《香港粵語唱片收藏指南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8 年),頁 70 – 75。
[76] "From Walkman to IPod" by Tim Bajarin,ABC News.com
[77] 費理夫(S. Frith)著:"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Popular Music",載盧爾(James Lull)編:"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" (Newbury Park : Sage Publications, 1992),頁72。
[78] 梁寶耳:《香港音樂作品的版權制度》,載朱瑞冰編:《香港音樂發展概論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9 年),頁 429 – 430。
[79] 仝(78)頁 441。
[80] 關信基《香港政治社會的形成》,載劉青峰、關小春編:《轉化中的香港,身份與秩序的再尋求》(香港:中文大學出版社,1998 年),頁 110。
[81] 據作者訪問姚莉紀錄。
[82] 根據香港政府 1975 年報(Hong Kong Annual Report 1975),1974 年全港已有電視機 78萬部,電視觀眾達 260 萬。到 1979 年,《網中人》和《上海灘》的觀眾收視率統計,觀眾已達 300 萬。
[83] 如《狂潮》(1976)共 129 集。《大亨》(1978)85 集,《家變》(1977)與《強人》(1978)都共 111 集。見史文鴻:《香港的大眾文化與消費生活》,載王賡武編:《香港史新編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7 年),頁 604。
[84] Simon Frith: "Industrialization of Popular Music", 載 Lull 編: "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",同註(77),頁 65。
[85]《鱷魚淚》,《天蠶變》,《好歌獻給你》,《人在旅途洒淚時》,《戲劇人生》,《忘記他》等,黃霑或黎小田作品,多由奧金寶編曲。他編樂之多,難以盡錄,在此只舉一二,聊作例証。
[86]「香檳」是「香」港菲律「賓」人之意。因與名釀 Champagne 之粵語音譯相近,令此詞特別有趣,在音樂行頗為流行。
[87] 朱耀偉:《香港流行歌詞研究.7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中期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8年),頁 3。
[88] 得獎的是盧國沾寫詞的《找不著藉口》(葉振棠主唱),見《金曲十五年紀念歌集》。
[89] 見該書頁 19。
[90] 劉天賜:《電視風雲二十年》(香港:博益出版社,1993 年),頁 90。
[91] 史文鴻:《香港電影的發展歷程》,載王賡武編:《香港史新編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7 年),頁 587。
[92]《大丈夫》(1976)電影《跳灰》主題曲,黃霑詞,劉家昌曲,關正傑唱。《問我》是同一電影插曲。黎小田曲、黃霑詞,陳麗斯主唱。《今天我滿懷寂寞》,《點解手牽手》二曲同出 1975《大家樂》,為「溫拿樂隊」首部電影。
[93]《香港粵語唱片收藏指南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8 年),頁 k。
[94]《訪英台》周藍萍曲,李隽青詞,「邵氏」《梁山伯與祝英台》黃梅調電影插曲,凌波主唱。。 [95] 鄧麗君第一部電影是 1970 年「百代」唱片公司在香港投資的《歌迷小姐》,合演的有張沖、王愛明、森森、顧媚等。片中原創歌出自冼華手筆。同年,又再在港拍攝《謝謝總經理》。影片拍峻後,曾隨片環島登台,但反應不佳,鄧受挫後,再不拍電影。
[96] 蕭鳳霞:《香港再造:文化認同與政治差異》(香港:明報月刊,1996 年 8 月號),頁19。
[97] Helen F. Siu: "Remade In Hong Kong : Weaving Into the Chinese Cultural Tapestry", in Tao, T. L. and D. Faure (eds) Unity and Diversity: "Local Cultures and Identities in China", (Hong Kong: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), p.p. 177 – 196.按此文與註(96)的中文版大致相同。而以英文版較為詳盡。
[98] 見林原:《港人治港,誰是「港人」? — 試談「港人」的文化身份》引文,(香港:明報月刊,1996 年 8 月號),頁 14。
[99] 同上註,頁 23。
[100] 吳俊雄:《尋找香港本土意識》(香港:明報月刊,1998 年 3 月號),頁 23。
[101]《香港電視》周刊第 667 期,頁 14。此處引自《中大學生報》,陳守仁、勞偉忠著:《粵語流行曲綜論》。
[102] 顧嘉煇首次在 1961 年,得美國《強拍》(Downbeat)雜誌獎學金,赴美國東岸「百基利」(Berklee)音樂院進修流行音樂。再於 1981 年赴加州 Dick Grove 音樂院專修電影音樂。
[103] 李漁:《李笠翁曲話》(澳門:右文出版社,1978 年),頁 16。
[104] 香港三聯書店 1998 年出版。
[105] 香港三聯書店 2003 年出版。
[106] 1983 年,盧國沾倡議「非情歌運動」據朱耀偉《香港流行歌詞研究。70 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8 年),頁 35。
[107] 賽珍珠(Pearl S. Buck)語,常被作家用來描述香港。
[108] 胡菊人和何紫都在報上有過很鼓勵港產流行曲的話。胡氏說:「希望作曲作詞者不要妄自菲薄」,何紫就說粵語歌詞「儼然南國奇葩」,見黃志華《粵語流行曲四十年》頁112 – 115 引文。
[109] 據香港大學音樂系前講師李正欣博士(Dr. Joanna C. Y. Lee)資料,Cantopop 一詞是香港廣告人與 Billboard 作者 Hans Ebert 在 1974 年所創。原為 Cantorock;用來描述許冠傑當日的粵語搖擺樂。但後來許氏已和「蓮花樂隊」(The Lotus)分道揚鑣,作品的流行(Pop)味,多於搖滾(Rock),乃改稱 Cantopop。
[110] 饒美蛟:《香港工業發展的歷史軌迹》,載王賡武編:《香港史新編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7 年),上冊,頁 407。
[111] 倪匡:《眼光集》(香港:博益,1986 年),頁 174 – 175《長日人威風》。
[112] 後來《上海灘》還有了泰文版。據作者訪問葉麗儀紀錄。
[113] 《楚留香》風靡台灣程度,可由台北殯儀館用作哀樂可見。台灣同胞認為,歌的結句《千山我獨行,不必相送》與殯儀氣氛配合。據作者年前訪問主唱者鄭少秋所得口述資料。
[114] Simon Frith 著,彭倩文譯:《搖滾樂社會學》(台北:萬象圖書,1993 年),頁 318。
[115] Herman, G. and Hoare, I. (1979)"The struggle for song: A Reply to Leon Rosselson",載 Roy Shuker, "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" (London : Routledge, 1994) p.17。
[116] 鄧麗君的《淡淡幽情》歌曲,以流行曲譜宋詞,國語唱出,原概念是香港廣告人謝宏中提出,全張唱片在香港製作。
[117] 作家倪匡,就有「流行歌曲的曲詞,是很能反映這些歌曲流行地區的社會形態的。即使歌詞並沒有社會現實意義,只是男女間的愛情,也可以反應大多數人的心態。」載《心中的信》(香港:博益,1984 年),頁 159。


第五章:《滔滔兩岸潮》時代(1984 - 1997)

[1] 饒美蛟:《香港工業發展的歷史軌迹》,載王賡武編《香港史新編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7 年);上編,頁 415。
[2]「唱片銷量超過廿萬張,不下十多位歌星有此驕人成績。」見黃志華:《粵語流行曲四十年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0 年),頁 105 引「香港唱片商會」特刊資料。
[3]《香港政策透視 1994》引文,載吳俊雄、張志偉編《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 - 2000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1 年),頁 243。
[4] 陸鴻基:《香港歷史與文化香港》,載冼玉儀編《香港文化與社會》(香港: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,1995 年),頁 73。
[5]「津貼中學」是香港政府出資補貼的學校。
[6] 馬國明:《新一代的偶像崇拜──揭示偶像與傳媒關係的調查報告》載吳俊雄、張志偉編《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 - 2000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1 年),頁 223 –226。
[7] 同註(6),頁 225。
[8] 同註(6),頁 227。
[9] 卡拉 OK(Karaoke)原是日文。Kara 是「空」,oke 是「樂隊」orchestra 的日文簡稱。
[10] 意思是只有樂隊,沒有人聲,和美歐所謂 Music-Minus-One (MMO)意思相同。黃志華:《粵語流行曲四十年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0 年),頁 117。
[11] 梁寶耳:《香港音樂作品的版權制度》,載朱瑞冰編:《香港音樂發展概論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9 年),頁 447。
[12] 見原書,頁 348。
[13] 有興趣對香港 80 年代中期樂隊潮流有進一步認識,不妨參看朱耀偉:《光輝歲月──香港流行樂隊組合研究 (1984 - 1990)》(香港:匯智出版,2000 年)
[14]《我的中國心》在國內獲獎無數,《晨鐘獎》《改革十年金曲》等,多得不可盡錄,而據《中國新聞社》發的消息,國家主席胡耀邦有次在火車上得見此譜,認為甚有教育意義,特地拿回家中教孫兒學唱。香港報章亦曾摘刊此消息。
[15]《人民音樂》1982 年 6 月號,就有周蔭昌的《怎樣看待港台「流行歌曲」》。
[16]「禁是禁不了的,要因勢利導,做好管理工作。」見黃志華:《粵語流行曲四十年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0 年),頁 132,作者引述廣東省文化廳「對外交流處」副處長林廸夫的話。
[17] 本文作者在 84 年到上海,就親耳聽過。
[18] 同註(10)頁 130 – 131。
[19] 鳳三:《從逸夫舞台的誕生與其他》(香港:大成雜誌,1994 年),247 期,頁 55
[20] 李再唐:《流行的歲月──香港中文流行曲的演變歷程》,1993 年「廣州首次流行音樂研討會」李氏發言(抽印本),頁 17 – 19。
[21] 黃康顯:《香港的生存問題》(香港:博益出版社,1987 年)。
[22] 同註(22)頁 184。
[233)《同心携手》從未真正出版,只在集會裡播錄音帶,或發歌譜供與會人士合唱,而一般來說,唱片公司人士都不願意採用政治性歌詞。
[24] Simon Frith: "Industrialization of Popular Music",載 James Lull 編:"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"(Newbury Park: Sage Publications, 1992),p.58。本文作者譯文。
[25] Chan Hoi Man:《Prolegomena》,載冼玉儀編:《香港文化與社會》(香港: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,1995 年),頁 44。本文作者譯文。
[26] 黃志淙:《創作風氣應推崇》,《突破少年》132 期(1989 年 11 月 1 日),頁 44。
[27] 朱耀偉編著:《音樂敢言.香港「中文歌運動」研究》(香港:匯智出版,2001 年),頁 26。
[28] 謝均才:《歷史視野下的香港社會》,載謝均才編:《我們的地方.我們的時間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2 年),頁 17 – 18。
[29] 曾蔭權:《香港 1997 經濟展望:1997 – 98 財政預算案演詞全文》,1997 年 2 月 27 日。   (http://www.info.gov.hk/fb/bdgt97/chi/cprelude.htm)
[30] 同註(28),頁 18 – 19。
[31] 張月愛、章嘉雯:《透視香港年輕人的消費文化》,載吳俊雄、張志偉編:《閱讀香港普及文化 1970 - 2000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1 年),頁 472 – 475。
[32] 黃霑:《流行曲與香港文化》,載冼玉儀編:《香港文化與社會》(香港: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,1995 年),頁 167 – 168。
[33] 所謂「廟街歌王」是指尹光的盒帶,只在低下階層聚集的油麻地「廟街」才有出售。尹光初習粵曲,所唱粵語流行曲,多為迎合小市民口味的諧曲,歌路與鄭君棉、鄭錦昌相近。以《鐵窗紅淚》流傳較廣。
[34] Jeff Yang, Dina Can, Terry Hong & The Staff of A. Magazine: "Eastern Standard Time - A guide to Asian Influence on American Culture" (New York: Mariner Books, 1997), P. 254 –256.
[35] 同註(34),頁 256。
[36] 資料據本文作者訪問來港唱片公司高層,但他們對數據都不肯公開,欲言又止,似乎在中國運作,有不少難言之忍。
[37] 據馮應謙:《跨國音樂工業的中國本土化》,載《傳媒透視》雜誌(香港:香港電台,2002)年九月號,頁 2 – 3。
[38]《廣州「音樂人」發佈記者討論會》錄音本(1996 年)。
[39] 邱禮濤:《搖滾中國樂勢力》一文(1994 年 12 月),評十二月十七夜「紅館」中國樂手音樂會,就有「當晚竇唯、張楚、何勇及唐朝樂隊的演出,實叫人激賞」的話。見邱著《大搖大擺》(香港:進一步多媒體,1997 年),頁 61。
[40] 陸少康:《誰謀殺了香港音樂?》,載 1997 年四月廿四日《東周刊》253 期,頁 86。
[41] 黃志華:《九十年代的終結》,載 2000 年 1 月 2 日《明報》「星期日影視」版。
[42] David Sanjek, "Don't Have to DJ No More: Sampling And the 'Autonomous' Creator", 載 C. Lee Harrington 及 Denise D. Bielby 編:"Popular Culture -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"(Malden and Oxford: Blackwell Publishers, 2000) P. 244.
[43] 見 Zwerin, Mike, "The Democratization of Music", "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", 22 Dec. 1999, P. 9.
[44] 見《明報》記者陳寶明、楊敏麗訪問李進,2002 年 8 月 19 日 A8 版。
[45] 趙來發:《交棒給誰》,載《明報》2002 年一月廿一日《時代》副刊。
[46] 古學斌:《香港人口與香港人》,載謝均才編:《我們的地方.我們的時間 ─ 香港社會新編》(香港: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2 年),頁 52。
[47] 據本文作者訪問 WEA 董事總經理陳志光資料。
[48]《明報》「影視資訊版」,二OO二年七月十五日。
[49]《明報》「影視監察」版,1999 年 1 月 20 日。
[50] 本文作者訪問雷頌德。
[51] 梁寶耳:《香港的流行音樂》,載朱瑞冰編:《香港音樂發展概論》(香港:三聯書店,1999 年),頁 374。
[52]《明報》1998 年 6 月 15 日。
[53] 同註(52)。
[54]《明報》2002 年 8 月 19 日,A8 版。
[55] 1997 年 4 月 24 日《東周刊》,頁 86。
[56] 本文作者訪問雷頌德所得資料。


第六章:《結論》

[1] 據本文作者當日現場筆記。
[2] 蔡寶瓊:《香港文化現象》,載冼玉儀編:《香港文化與社會》(香港: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,1995 年),頁 54 –55。

 
[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:香港流行音樂研究(1949 - 1997)附錄
 

评论

请发表您的观点... (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等言论)
  • 全部评论 (0)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    暂无评论
留言反馈 简繁中文切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