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国荣歌影迷网 首页 导航
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:香港流行音乐研究 [第二章:《夜来香》时代 (1949-1959)]

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:香港流行音樂研究(1949 - 1997)

第二章:《夜來香》時代(1949 - 1959)


(A)一九四九年的香港

  一九四九年的香港,人口大約一百八十萬左右 [1] 。絕大部份是廣東人,俗稱「廣府話」的粵省方言,是他們的日常用語,也是大多數人懂得的唯一語言。因此,那時候在香港流行的音樂,是俗稱「大戲」的傳統粵劇和粵曲。

  香港向來是傳統的粵劇重鎮,一直和廣州分庭抗禮[2]。既是戲班的集散地,也是紅伶聚居的地方[3]。因此,香港人對粵劇與粵曲的喜愛,根源深遠。連後來的粵語流行曲,也免不了受到影響。不過,在中國,上海製作的國語時代曲透過唱片發行和各地廣播電台的傳播,幾乎無處不在。香港也自然跟着大潮流。所以即使多數香港居民,聽不懂國語,「香港電台」播出的國語時代曲,仍然不時入耳[4]

  是年三月,「香港電台」之外,更多了個娛樂節目供應系統:「麗的呼聲」[5]這個收費的有線播音系統,每天早上七時至午夜十二時,不停在藍色電台﹝英文﹞及銀色電台﹝中文﹞播放。藍色電台的主要節目之一,是播送歐西流行曲。這當然只是專為懂英文的小眾而設,但卻在不知不覺間,漸漸形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力。在後來的歲月,成為英文書院中學生極為歡迎的娛樂,變成粵劇、粵曲、國語時代曲等潮流以外另一個重要的音樂細流,也為七十年代興起的粵語流行曲潮流,暗地裏奠下基礎。

  因此,在一九四九的香港,市民耳中所聽,是華洋雜處,國粵英間歇互响的樂聲,充份反映了香港這城市的特色。當然,在那個時候,沒有人可以預料到將來的香港,竟然會變成中國流行音樂的重要中心;創作和錄製的音樂,影響會無遠弗屆;不但衝出方言地域規範,還在全世界各地,成為華人普及文化的強大力量。但一切令香港走進未來的各種因素,實在正是這個時期,已經開始慢慢形成。

  這些因素,包括社會、經濟、政治和地理成因。

  一九四九年之前,香港雖然是英國殖民地,中國人卻可以自由進出,全無限制。而且因為海、陸、空交通發達,事實上,來往香港處處通行無阻。但隨着中國大陸形勢急速變化,局勢已有不同。香港政府,在該年三月,將原來在馬來亞駐守的啹喀兵團,急調香港,協助防守任務,又擴充警隊,及建立香港防衛軍[6]。而且又實施《1949 年移民管制條例》,管制非本港人士來港,離港和在港活動,更實行「香港身份証」制度。同時亦在立法局通過《1949 年驅逐不良份子出境條例》[7],等如關閉了向來敞開的自由港大門。令本來和中國大陸地理上相連的城市,有了限制出入的關卡,硬生生地把香港和中國本士,分割了出來。後來,香港市民形成「本士意識」,這一年的港府政治措施,實在是肇始的遠因。

  不過,把香港和中國大陸割離,在經濟上,對香港極有好處:香港馬上變成了中國資金的避難港。根據元邦建編著的《香港史略》所載:「8月,廣州解放前夕,一批資金流入香港。11日一天統計流入香港澳門的黃金達二萬兩。一周來已共五、六萬兩。」[8]

  同時,香港也成為大批酷愛自由,不願依附任何黨派或政治思想的中國人的理想天堂。此後多年,大批難民,翻山越嶺,涉海潛洋,冒着生命危險,離鄉別井,排除萬難,千方百計地進入這個托庇在英國保護傘下的小島,成為居民。

  一九四九年,對香港來說,是重要的年份。對香港流行音樂而言,是年是分水嶺。香港樂音,從此以後,開始找尋自己的聲音。

  對中國人來說,這年是「中華人民共和國」建國之始。無論政治立場與傾向如何,這件大事,強烈而深遠地影響了我們。十月一日,「天安門」廣場樂聲响起,揚聲器以高昂響亮的音量,播出了《義勇軍進行曲》。這首新中國的國歌,作詞的是田漢,作曲的是聶耳。作品本是電影歌曲,是「電通影片公司」1935 年攝製的《風雲兒女》主題曲,這首歌「在號角聲的導引下起唱,較好地把由長短句組成的歌詞處理成節奏明快有力的進行曲,具有高昂的時代激情和雄偉的民族氣魄[9]」,面世後就很受歡迎。

  決議用《義勇軍進行曲》為國歌,根據《新中國史略》的說法,是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」在 1949 年 9 月 21 至 30 日會期中決定的。當時的決定,是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正式制定前,以《義勇軍進行曲》為國歌。」[10]按這條記述看來,似乎決定是權宜的,臨時性的。但一直以來,這權宜的臨時決議,沒有人正式提出更改。中國「文化大革命」期間,雖然曾有「集體創作」的新歌詞面世,卻沒有通行。後來更少見提及。於是此曲一直沿用至今。近年即使不乏批評,說歌詞的「戰鬥性」略嫌不合時宜。但評者自評,更改國歌的提案,始終沒有人在正式會議上提出,成為議案商討。

  聶耳這位不幸英年去世的作曲家,在世時雖屢在流行音樂組織如「聯華影業公司音樂歌唱學校」 原「明月歌劇社」),或「百代公司」任職,但他對「流行俗曲」,卻深心不喜。他在《一年來之中國音樂》一文裡說:「流行俗曲已不可避免地快要走到末路上去了,高級的音樂已在逐漸引起社會人士的注意。」[11]不過,話雖如此,單從曲式,和聲進行,和旋律結構分析,卻實在看不出聶耳的作品,和他深切痛恨的「流行俗曲」,有什麼音樂上的顯著分別。劉靖之教授著《中國新音樂史編》第三章《「五四時代」的新音樂》對這個問題有精闢的分析,於此不贅。[12]

  「流行俗曲」在新中國,不但不再流行,而且,萬難立足。於是「流行俗曲」率眾南下,作曲人、寫詞人、音樂人、歌星紛紛渡過深圳河來到香港。香港,在一夜之間取代了上海,成為國語時代曲的新根據地。

  在未分析香港音樂怎麼樣在 1949 年後接收了上海的創作和演繹人材,而製作出港式「國語時代曲」之前,也許應該回顧一下從前的「時代曲」是如何在上海興起的。


(B)四九年前的國語時代曲

 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,已經有了近百年的租界發展。作家陳丹燕在《上海的風花雪月》說:「小河子變成了大馬路,搖櫓而來的寧波少年成了大亨,歐洲人在外灘掛出了一條橫幅: 世界有誰不知道上海?』那中國人的產業、商業、工業全面發展起來,南京路上的四大公司超過了外國人的百貨店,四處燈紅酒綠,欣欣向榮、大興土木,上海在那個年代成為世界級的城市[13]。」

  在這個中國的世界級城市,伴著燈紅酒綠的,是不輟絃歌。上海的音樂品種,可以說包羅萬有。古今中外,全部聚匯於此。既有崑曲、京劇;復有彈詞、越劇;還有歐洲古典和美國爵士。而且人材濟濟,水準極高。像崑曲的俞振飛,京劇的麒麟童(周信芳),彈詞的范雪君[14],都是這些傳統中國戲曲與地方音樂的表表者。至於西洋音樂方面,上海的工部局樂隊,水準居全國之首[15]。而爵士音樂,也有各俱樂部與舞廳樂隊,領導風騷。[16]
 
  但影響全中國的,卻是在這時期輕輕地開始的一種新聲:時代曲。這是中國的音樂新品種,摒棄了中國戲曲音樂的全部舊傳統,改用國人從前幾乎完全沒有聽過的自然發聲方法來唱。並以西洋和聲方法,配合歐美流行的舞蹈節奏,用西洋樂器和偶一採用的中樂伴奏[17]。這種新聲,旋律和歌詞都平易近人,一聽就懂,而多聽幾次就已經瑯瑯上口。於是人人傳唱,在國民耳中心底,一下子便生了根,成為新時代新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[18]

  研究中國流行音樂的論者,大都認為這種由上海發祥的國語時代曲,是由當年大名鼎鼎的黎錦暉和他一手創辦的「明月歌舞團」開端的[19]。第一批國語時代曲作品,正是黎錦暉作詞作曲的《毛毛雨》(1927),《桃花江》(1929),《妹妹我愛你》(1929)等歌曲。其實,黎錦暉早期作品,並不是《毛毛雨》或《桃花江》一類後來被批評家評為「靡靡之音」的作品,而是專為兒童寫作的兒童歌劇。這位一八九一年出生的音樂天才,在青年時代便非常醉心音樂,認為中國的新音樂,應該和當時的「新文學運動」相配合。他和陳獨秀在「五四運動」前提出的文學革命主張呼應,認為音樂的新路向,應該反對封建,從新創造出與時代配合的內容[20]

  基於這些信念,這位自少就學過古琴與國樂彈撥樂器,又研習過西洋音樂理論的湖南音樂家,從民間音樂和地方戲曲如湖南民歌、湘劇、花鼓戲、漢劇、潮州音樂裡面汲取養份,寫了二十四首兒童表演歌曲和十二部兒童歌舞劇。這些作品,在全國各地,大受歡迎,影響深遠[21]

  黎錦暉的歌曲作品,大部份旋律接近民間小曲。像《毛毛雨》,實在和中國民謠風格,全無不同;在中國耳朵聽來,十分容易產生共鳴。這首旋律進行簡單而躍動,既易唱又易記。
 
   歌詞用字更樸實而直接。像——

  「小親親,不要你的金,小親親,不要你的銀。奴奴呀,只要你的心!」

  全部白描,一語道破。《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》作者陳鋼教授在《上海老歌名典》評述這首名曲的曲詞,也忍不住讚嘆:「這種精神,至今尚難能可貴。」[22]

  《桃花江》是黎錦暉 1929 年在南洋寫的作品。因為「明月歌舞團」的巡迴表演,出了經濟問題,全團滯留異地,進退維谷。無可奈何之際,黎氏唯有創作樂音,售與上海音樂出版商,換取盤川解困。這首歌,後來被評為「迎合市民口味[23]」,「軟豆腐」,「香艷肉感」,「一塌胡塗[24]」。更有甚之的,還認為是毒害兒童的「海洛英[25]」。但如果平心靜氣,單從旋律和歌詞來分析,就會覺得這些清教徒式的評論,未免過於苛刻。

  《桃花江》的旋律,用的是中國人一聽就覺得親切的「五音音階」寫成。全曲用小快板,2/4 的節奏,輕鬆得跳動有緻的伴奏,令人不禁身隨樂動。編樂尤其出色。無論是歌曲開頭的引子 ( introduction ) 旋律精彩得很,連樂段結尾的對位樂句 ( Riff ) 也真是一聽不忘。所以聽眾一聽就愛,由首播後到今天,依然風靡[26],實在是國語時代曲中經典傑作。歌詞也極盡佻皮之能事。「桃花江是美人窩,你比旁人美得多」,實在等同白居易「三千寵愛在一身,六宮粉黛無顏色」的廿世紀版本。「我一看見你,靈魂天上飄」,亦與《西廂記》張生的「靈魂飛去半天」,異曲同工[27]

  以今視昔,如果撇開了當時因為政治原因,或「寬於讚己、嚴以責人」的自私批評態度和保守封建的冬烘衛道眼光看黎錦暉作品,我們不能不佩服其得風氣之先。無論創意、取材、用字、選音、挑節奏、編樂譜,他都走在時代前頭,難怪數十年後,識者一致推他為「中國流行音樂鼻祖[28]」和「國語時代曲之父」。而且可貴的是,他的作品,歷久常新,經得起歲月的考驗,即使在廿一世紀,仍然悅樂迷耳朵。

  當然,一個黎錦暉開了風氣,如果後繼無人,國語時代曲也未必可以在上海生根並兼且傳遍全國,人人誦唱。但 1949 年前的上海,實在是得盡天時地利人和。所以難怪上海會成為中國新聲的發祥地。
 

评论

请发表您的观点... (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等言论)
  • 全部评论 (0)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    暂无评论
留言反馈 简繁中文切换